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媒体之声

2022年甘肃将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万户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2-06-24

       中国自然资源报讯(记者 王锋)近日,记者从《甘肃省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政策吹风会上获悉,从今年开始至2026年,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将搬迁26.43万户、103.95万人。搬迁工作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为2022-2026年,计划搬迁12.98万户、51.14万人,2022年度避险搬迁任务为40000户;在评估总结一期搬迁工作基础上,适时启动二期搬迁工作,计划搬迁13.45万户、52.81万人。

       今年以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将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到手上,按照“统筹安排、应搬尽搬、分期分批、科学有序”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新闻媒体、微信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让搬迁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打消顾虑困惑。同时,深入农户调查核实,帮助群众仔细算生命财产的“安全账”,搬迁效益的“经济账”,筑牢生态安全的“生态账”,紧锣密鼓,及早谋划、有序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据甘肃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甘肃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更是阻止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甘肃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14%,近90%的国土面积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统筹发展与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全省超过50%的国土面积位于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07万处,居全国第四位,受威胁人口243.27万人。近年来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治理,但是仍然出现年年治、年年毁现象,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条件长期无法有效改善。甘肃采取避险搬迁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威胁和发展受限问题,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次甘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主要有六种搬迁类型,分别是地质灾害威胁区搬迁、河湖管理范围搬迁、地震灾害危险区搬迁、生态敏感区搬迁、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搬迁、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搬迁。搬迁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并以县城及乡镇安置为主,以中心村、乡村旅游区等安置为补充。同时,还对避险搬迁户每户财政补助1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甘肃,作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的兰州新区,成为该省灾后重建易地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承接地,这里规划了3700多套农村安置住房和5万多套城市安置住房。早在2021年,这里就已经陆续有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陇南市文县、甘南州舟曲县等几批受灾民众迁入安置。今年5月底召开的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甘肃将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