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发布时间 2019-01-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是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福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区。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践行这一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19856月至200210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先后任职于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立足福建省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致力谋划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和重大决策部署为福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提出筚路蓝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艰苦奋斗精神扎实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林业摆在山区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倡导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在全国率先谋划生态省建设他到中央工作后始终关心支持福建生态文明建设。201411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有更强的生态意识大力保护生态环境使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福建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福建省情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青山绿水长远看是无价之宝将来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他把环境质量纳入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指出加快发展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要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他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环境优势看作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主要表现指出现在的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环境竞争力上表现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世纪之交针对经济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在所难免的观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发展要有生态底线思维,“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他十分重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在闽江源头调研圣农实业公司时指出,“公司从生态中得到的实惠越多越要注重生态保护”;“保护不好闽江源头一场疫情就可能彻底毁灭龙头企业进而殃及成千上万的农民”。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怎么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战略问题包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等重要论述提供了实践基础

  关于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习近平同志针对福建人多地少生态资源丰富的特点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财富”,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他指出要念好山海经”,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地综合开发这篇大文章要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渔全面发展他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强调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把林业置于事关闽东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来制定政策”。他充分肯定稻萍鱼鳖蛙的立体种养模式指出这种生态农业模式适合在闽北山区大力推广”,强调农产品加工业一定要走生态效益型产业之路以内涵式发展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和谐”。在他主持编制的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系统谋划了福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要在20年内总投资至少达700亿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对生态生产力的独特认识包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思维这些年来福建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让好的生态释放更多的发展红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和深化山海协作的八条意见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做到资源集约利用污染集中治理注重培育绿色产业新增长点一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在体制转轨时期林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通过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来解决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到利益关系在林业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我们干林业很多人只见林不见人但林是人种出来的人对林的关注感受利益关联却往往被忽略”,“要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林农造林营林护林积极性的经营形式”。他充分肯定和支持武平县以落实四权”(即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并强调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福建首开先河在全国率先推进并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主要领导抓林改的工作机制为全国林改起到了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的作用这些年来福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重大契机在一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领域率先在全国发力试点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福建实践”“福建经验”,一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改革试验成果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充分发挥了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于城乡生态环境治理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为群众办实事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着力解决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在厦门工作期间他亲自抓禁止乱砍滥伐树木乱采沙石工作强调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使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如今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的城市绿肺城市会客厅”。在福州工作期间他主持编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的理念指出要把福州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这是他首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正式规划生态环境问题他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和内河综合治理工作倡导见缝插绿成片种树相结合确立抓重点保基础上水平一体化的绿化福州工作思路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十六字内河治理原则他高度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一批高水平垃圾综合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项目上马针对福州西湖污染的报道他指出根治西湖污染”,并要求认真总结西湖景区污染的教训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品位高精品多经得起世人评说和历史检验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福建省委工作期间他高度重视闽江流域整体性保护提出要加强闽江上游的植被保护和生态林建设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理念大力推进全省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和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强调实行最严格的审批关坚决杜绝污染严重效益低下能耗物耗高的夕阳工业”。他先后10次关心调研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实施科学治水根治木兰溪水患他十分关心革命老区发展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水土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这些年来福建坚持把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造林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防灾减灾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2017福建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全省生产总值达3.23万亿元总量位列全国前十增速位居东部地区首位在全国首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中福建位居第二。“清新福建成为福建的亮丽名片

  关于生态省建设 

  面对新世纪经济发展新形势和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亲自担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展福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调查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他强调,“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要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福建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省份这是习近平同志首次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福建也成为首个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省份。20028福建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04年底,《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获得国家环保总局论证批准这些年来福建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和政策方案先后获批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正在按照习近平同志绘就的生态省建设蓝图和要把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市美好的环境的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接力棒一任传一任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清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推进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扫描二维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