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以科技创新引领地质灾害防治现代化
导读:2024年4月17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成果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汪民同志发表了题为“以科技创新引领地质灾害防治现代化”的重要讲话。讲话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关键是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回顾了近年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了如何准确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绿色化、数智化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汪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广大会员单位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快推广“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建设,持续提升“人防+技防”预警能力,高质量推进国债安排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地灾瞭望》全文转发汪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以科技创新引领地质灾害防治现代化
在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
成果交流会上的讲话
汪 民
(2024年4月17日)
尊敬的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就。202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668起,造成人员伤亡的45起,占地质灾害总数的1.2%;成功预报427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5249人。与去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35.2%、27.4%和9.1%。与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分别减少33.1%、42.5%和51.1%。近五年,每年因灾死亡人数降到了100人左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更加努力。
刚才,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杨尚冰同志介绍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二级巡视员张黎明同志介绍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副厅长吴乔峰同志介绍了云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同志介绍了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项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指南》大型工具书的编制过程,并举行了首发仪式,讲得都很好,很重要。今天,还邀请参加交流会的代表列席理事会议,侯金武会长将向大会做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还安排了院士报告、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成果展示等,内容很丰富。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把这次会议开好。
地球多圈层之间相互作用、能量传递与物质循环,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国土空间自然格局。内动力地质作用,决定了区域稳定的动力学环境和构造格局。外动力地质作用,动态施加外部影响,塑造地形地貌和局部应力环境。人类活动,进一步叠加人为作用、扰动自然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是最复杂的地球科学问题之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关键是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借此机会,我就围绕这次会议主题——“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谈些认识。
一、近年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纲要》明确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把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监测预警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大技术设备研发,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由“群测群防”为主向“专群结合”转变。综合遥感、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构建“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遵循“以人为本,科技防灾”的理念,基于对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展重点针对地表变形与降雨等关键指标的隐患识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
(一)探索地质灾害空天地综合遥感技术,显著提升了风险隐患识别的效率,催生调查监测工作新模式。
2020年以来,围绕解决我国西部山区大型滑坡、崩塌类灾害隐患发现难题,自然资源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省份自然资源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所,研发海量InSAR数据自动化处理、智能化解译技术、方法。已经累计识别出疑似隐患35852处,覆盖19个省403万平方公里,地面验证准确率超过40%。这种手段,不仅大幅提高了发现隐患的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传统地面调查生产力,带来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方式的变化。2023年底,国产LT-1号差分干涉SAR卫星正式投入适用,为“隐患识别-核查验证-监测预警”的综合遥感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研发先进适用监测技术装备,点面融合,数据驱动优化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明显提升了风险防御能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传感、通讯、微机电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低功耗、小型化、更稳定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越来越多。目前,在自然资源部组织部署和大力推动下,全国已有5万多处隐患点安装上了自动化监测设备,为尽早发现临灾征兆、及时避险防范提供了有力工具。在甘肃黑方台地区,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现场布设了北斗GNSS、裂缝计、视频等专业监测设备,能够实时捕捉到毫米级的坡体滑动形变,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多次成功预警。随着地质灾害样本数据积累、监测网络更精细、感知信息越来越多,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72小时、24小时、1—3小时不同尺度的预警产品,近十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近1万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约40万。
(三)推进地质灾害数据信息上下互联、左右互通,数字赋能增智,明显提高了防治工作效率。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以地质灾害调查、风险普查、精细调查、实时监测、综合治理等数据为基础,强化融合交互,建成国家-省-市-县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促进了开放共享,有效支撑了全过程在线监管,实现防治管理标准化线上服务。随着大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更多应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精准度明显提高,支撑服务政府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更加便捷高效。浙江省以杭州市临安区为试点,构建地质灾害智治场景,形成了风险动态“一张图”;重庆市建设数字化“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基本实现一屏总览、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共治。
(四)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综合治理取得了一批示范性成果。
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动适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需求,在浙江、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甘肃等一些工作基础好的省份,积极探索地质灾害危险区风险管控,对地质环境敏感脆弱、灾害问题突出的区域,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统筹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工程治理与非工程治理,实施避险移民搬迁与综合治理,从源头规避、减轻灾害风险,取得了很好的应用示范效果。2021年以来,四川省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威胁50人及以上重大地灾隐患点避险搬迁19322户,实施治理工程及排危除险1801处、消减隐患点24647处、惠及749803人;2023年甘肃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让40354户群众远离了地质灾害威胁。
二、顺应趋势,放眼未来,准确把握地质灾害防治业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地质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撑服务的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准确把握当前的形势与任务,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正确处理防治业务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一是易发性与易损性的关系。易发性取决于自然地质条件,决定风险本底;易损性取决于设防水平,涉及防御能力。把握二者关系,有利于合理工作布局,统筹短期措施与长远之策。二是点和面的关系。地质灾害危害面广多发,而具体到各点则又是小概率事件。减轻灾害风险,需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局部看整体,通过一般把握个别。三是静态与动态关系。地质作用持久不息,静是动态平衡。隐患体的分布赋存状态既是历史客观存在,又在不断发展变化,要始终坚持用动态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四是局部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关系。自然灾害经常诱发相关次生灾害,滑坡可以演变成泥石流,泥石流时常诱发一连串滑坡,在敏感时段重点部位,小规模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大危害,要始终坚持系统性,统筹设防。五是防与治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防是基本要求,综合治理是根本之策,单纯的“遇险就跑”的避险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六是人防与技防的关系。技防是提升发展能力的关键,好的技术需要现场落实落地,人防与技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两翼,群专结合是必然趋势。
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关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向更高更深更远处拓展,地质灾害风险不确定性增加。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广,风险大。近年来,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减少,其中的经验值得大力总结推广,但绝不是再加把劲努努力,就能彻底消除灾害风险。2022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2022年青海大通“8·17”特大山洪、2023年京津冀暴雨,一系列重特大灾害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台风暴雨,使得灾害突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2024年1月22日云南镇雄突发山体滑坡,造成44人死亡。冰雪冻融地质灾害的威胁远超以往。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为强烈,自然与人为作用耦合致灾风险加剧,复合、链生、级联危害突出,过去经验已经不足以预测未来。2023年5月31日,在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深部地质空腔导致浅层水土流失引发局部严重地面变形,暴露出城镇地下空间还有许多未知地质缺陷有待查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要防范“灰犀牛”,更要警惕“黑天鹅”。
(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安全保障。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其精准度、广度、深度、效率还不能满足新阶段的需要。在调查评价方面,对灾害地质结构、岩土体模型参数精度掌握不足,尚难以实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的定量化、精准化、智能化;在监测预警方面,重设备轻研究、重监测轻理论等现象普遍存在,短临预警指向性不足,高危状况非接触式监测手段缺少,这些都将影响避险防范的时效性;在应急防治方面,专业化、无人化排危除险技术装备还不多,次生灾害防范研究基础薄弱,应急防治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在治理工程方面,对环境适应性考虑得不够,对灾害级联放大效应控制能力不足,消能控灾工程理论与技术装备缺乏,不同地区设防工程标准也有待细分优化。总体看,从过去擅长的隐患点管理到现在的风险管理,我们还缺乏经验,还没有形成闭环的流程机制。
(三)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需要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探索全域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的技术方法。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新发展格局需要新安全格局来保障,重要是筑牢国土空间地质环境安全之基。对已知隐患点,我们已经探索出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范未知风险,则需要探索发展全域防控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这样才能对源头防控手中有策,对重大风险心中有底。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1765人遇难,暴露出城镇建设挤占自然行洪空间情况,根源就是人地关系的失调。以往水工环地质勘查、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在服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区域稳定性选址,解决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需要进一步对标国内外先进理念,强化综合、系统、协同设计,从统筹布局、空间管控、综合整治等源头减轻灾害风险,提高国土空间的地质安全韧性。
(四)未来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将催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工作形态。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家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将促进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竞相涌现。我们只有克服传统产业路径瓶颈,尽快转型发展,才能抓住未来技术迭代突破可能带来的机遇。当务之急,要立足自身优势与实际,找准未来可能的业务场景,加快业务场景创新。例如,遥感卫星和无人机航空高分辨率、全要素、全天时、全尺度发展趋势,以及机载地球物理探测设备的快速发展,都将大幅增强综合化、智能化、定量化、立体化观测能力,有望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从高程测量到形变监测、从水面到水下、从地表到地下、从数量到质量的全新调查监测;随着北斗、边缘计算、6G、多模态技术等技术发展应用,智能感知将更为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大模型发展,不仅有助于精准揭示风险规律,提高防治工作效率,还将推动我们的工作方式、形态和场景发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创制出的新的产业模式。
三、时不我待,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绿色化、数智化科技创新。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推进行业行为规范,凝聚行业力量,推动行业进步,大家的认同感、凝聚力更强。迈进新征程,我们要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坚定科技创新,以绿色化、数智化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发展
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动态变化性,防治工作专业性很强,离不开高水平科技支撑。地质工作是技术密集型工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中坚力量,广大水工环地勘队伍长期深耕一个地区、某个领域,有厚重的成果积淀,这为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原始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存在融入经济社会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供给不够等产业发展瓶颈。协会结合新阶段广大会员单位共性需求与难点问题,编制印发了《以绿色化数智化转型促进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地灾防协函〔2023〕91号)。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积极响应,坚定信心,加快绿色化、数智化转型,不断拓展业务资产及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
(二)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处理复杂事务,基础工作尤为重要。我国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高易发区面积128万平方公里,还有不少地方面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灾害威胁。减轻灾害风险,首要是充分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熟悉情况、能够第一时间预警响应的优势。要加强对科技减灾知识与技能的传播,给村组社区配置必要的装备,健全基层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群测群防规范化水平。二要扎实做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尤其是水工环地质调查,汇集地质环境要素,深化区域稳定动力学评价成果供给,更好地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整治、管制及生态保护修复,从源头减轻风险。三要不断健全长效机制。要着力完善法治机制,完善制度,顺畅机制,构建明晰责任机制、多元投入机制、补偿与监管机制,深化对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矿山、住房建设等领域地质灾害规律的认知,汇聚各行各业力量,携手共建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
(三)以数智化转型赋能地质灾害精准防控
现代信息、网络、感知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数据密集型范式的形成。要大力发展应用“空天地井”调查勘查技术装备,推进传统技术装备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融合应用物联网、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场景创新;重视地质灾害数据质量,分类分区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图谱,为智能分析评价、预警预测等奠定基础;研发多源数据融合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深挖数据潜力,强化数据加工,丰富数据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数字化成果。
(四)以绿色化转型促进防治工程降碳增效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态地质环境敏感脆弱,地灾隐患必定突出。如果崩塌、滑坡、泥石流肆虐,地面沉降、地裂缝严重,也难以维系自然生态资源。例如,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频发的强震、地质灾害以及密集的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扰损,导致地质灾害风险陡增、生态风险加剧。过去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偏重于对岩土体的加固改造,用的是钢筋水泥,很少考虑生态环境效应。又如,在东南低山丘陵花岗岩出露区,台风暴雨常造成群发滑坡泥石流,点多、规模小、厚度多小于2米。若采用传统方式的滑坡治理方式,不仅生态效益差,还可能引发新的隐患。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地质灾害生态化治理方式。九寨沟景区震后地质环境扰损与灾害治理,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肯定。这些生态治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应加强总结与推广,纳入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要研发应用绿色勘查、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研制生态耐久工程材料、绿色低碳工艺、工法。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
(五)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是民生工程、生命工程,需要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规范引导提升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已发布近百项相关技术标准,标准体系初步实现从无到有。但从有到好,还有不小的距离。例如,以往的标准多借鉴土建或基础工程类经验,侧重于措施、强度、实物工作量等规定,普遍对源头防控、对保护对象设防要求、对新技术新方法成熟度、对防治工程环境适宜性等考虑的不多;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强烈破坏性地震活动检验,提出了设防标准优化的需求。现有标准有些需要及时加以修订,成熟标准也应逐步升级为更高层次的标准,绿色化、数智化技术标准亟待研制。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无损探测与补强加固技术,增强对隐蔽性工程质量的检测监控能力。这对确保既有工程功能完好、质量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六)积极为国际防灾减灾做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作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灾害防治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广泛宣传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成就,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走出去,造福人类。
同志们,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对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清醒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立足全年全天候防灾,强化监测预警与风险研判,专注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夯实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基层防灾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基础性工作。要聚焦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温急剧变化等重要时段和人口密集区、地震影响区、降雨异常区、冻融影响区等重点区域,强化巡查排查和应急处置,及时掌握风险隐患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做好国债资金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强化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经费执行和安全生产。要在自然资源部党组坚强领导下,按照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努力、守正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地质灾害防治新篇章。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