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信息公开

(西安)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弘扬建党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谱写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弘扬建党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谱写地灾防治与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

成立以来工作报告

                       侯金武

2021年7月2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点,我们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丰富拓展党史教育内涵之际,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意义重大。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防汛减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讨论通过相关事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与业务培训。

202010月21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我们按照“牢记使命,始终不忘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把握方向,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标;业务为本,切实为广大会员单位做好服务”这一既定方向和目标,有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成功举办了以“推进跨领域跨学科融合,提升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为主题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顺利召开了二届二次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并在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会员和社会的普遍赞誉。在此,我代表理事会,向对协会工作给予悉心领导和有力指导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会员单位以及为协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的相关专家、各省级行业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会简要报告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请代表们予以审议。

一、扎扎实实开展学习党史教育,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指导方案》的要求,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走、往实走。

1.精心部署,使党史学习入脑入心。

秘书处党支部在办公区域通过建立“百年党史每日学”廊道、布设党建学习书架、党史知识微信专栏,向全体党员干部讲述党史中的大事,并分享至党支部微信群。

今年3月以来,秘书处举办“初心之路”中国共产党百年简史主题展,开设“百年党史好好学”党课,开展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广场缅怀无名烈士和参观“永远跟党走”中央和国家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书画摄影展活动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提出:全体党员群众要认真听一听中央党校公开党课,精心读一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系统学一学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事业发展史,细心想一想如何结合实际,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说,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转化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汇集最广泛的支撑服务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效、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2.担当作为,为会员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七一”当天,秘书处全体人员在集中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之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在庄重的宣誓中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党课,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崇德修身、锤炼本领,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广大会员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协会先后深入地质灾害多发省份政府主管部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会员单位、技术研发会员单位等,就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标准推广使用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信用评价管理情况,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融合情况,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社会资金投入与产业化情况,开展调研、回应关切、助力发展,及时提供“相关政策解读、转型疑难解答、业务需求反馈、资质申报辅导”等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协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到会员单位已开展调研30余次,举办“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交流会”、“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与产业化”专题研讨会、“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资质业务”培训班、“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项目技术”培训班及编制“2021年会员单位甲级资质申报指南”等专项服务40多项。为会员单位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矿山环境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工程项目方面的考察调研、业务交流提供平台和牵线搭桥,目前已有近百家会员单位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合作或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举措有力,服务发展见行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如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业务能力、服务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秘书处将各类调研报告、培训班学员建议、理事会分组讨论材料等,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列出清单。通过对接会员单位需求,倾听行业企业意见,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及时响应反馈意见,形成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

“协会”更名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已完成自然资源部两个业务指导司局的意见征求并向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提交更名申请,目前正在进行预审。这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将取得民政部的最终批复。社会组织奖《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行业科学技术奖实施办法(试行)》等科技部恢复批复备案后,将迅速启动申报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指南》已进行了第二次内部审查,完成各个章节审查后,提交专家指导委员会,力争年底前出版发行。地质灾害普适性监测预警技术、监测预警仪器检测中心建设,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地质灾害仪器装备、生态环境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预算定额等18个标准的编制与修编,正在进行编制或开展专家咨询论证。

目前,80余项行业团体标准已全部在协会官网标准规范栏目公布,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的部分新技术、新装备分别在网站技术推广专栏、装备之家专栏、典型案例专栏宣传和推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已搭建完成,进入内部测试阶段,计划于10月份对会员单位开放,进行数据填报。通过网站和“地灾”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了解会员需求并及时处置留言回复上百条。

5.12”防灾减灾日期间,举办了3场公益性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估业务云培训,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10大典型案例推选活动,并于防灾减灾日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发布。

积极推动《与时代同行--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事业发展历程》(1949-2006)大型史料的编纂工作,使这项于2007年启动、编撰两度搁置、组织单位变更,广大水工环地质人员期盼的鸿篇巨著,终于在今年7月初与大家见面。

二、精心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篇布局之年,是锚定航向、砥砺奋进之年。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提出,必须把精心组织、抓紧起草、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这个中心,准确把握“十四五”战略方向,精心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1.“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和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会员需求,发挥协会资源优势和行业发展优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赋能会员企业。紧密结合地勘行业改革,加快资产重组进程,寻求优质产业根据地,拉长可持续产业链。加强依法办会,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做好政府和行业会员企业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省级行业协会、不同行业协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精心打造政府信赖、会员满意、社会上有形象的行业协会。

2.“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十四五末,建立行业团体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完成已发布80个标准规范的修订,完成新增50个标准规范的编制和发布;完成《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南》的编撰与出版发行;开展社会组织科技奖评定工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两个类别设立奖项;推动科技创新,推进成果交流,举办新技术、新机制、新标准、新装备、新模式推广交流或会员企业技术创新  论坛20场(次)、举办培训班80期(次)、培训人员不少于15000人,在服务与融合新发展格局上有所作为,在总结提炼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上有新成果;构建诚信体系,推动行业进步。实施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发布行业信用指标体系,开发完成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大数据平台。建成集“行业信息、诚信体系、专家智库、典型案例、装备之家、红黑名单、行业年报”为一体的大数据支撑平台;编制《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年度报告》。以此为基础,逐步上升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年度报告》;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人才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合理、人岗相宜的队伍结构。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目前已起草完成了协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包括发展背景、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六部分内容,正在按照会长办公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决策实施。

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bo)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赓(geng)续奋斗精神,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行稳致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为政府管理的支撑能力和为会员单位的服务水平。

1.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

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开展“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教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抓好2020年度4轮审计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展“过紧日子”形势教育活动。

2.完成协会更名、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新一届专家委员会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新要求,结合协会《章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职能,以及协会自身业务范围调整、广大会员单位面临和承担的新任务等,申请“协会”更名为“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这也是召开这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内容。更名后,尽快完成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

4月份召开的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了关于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提案。下半年将分别组建地质灾害、生态修复、技术装备三个专家委员会,制定专家管理办法,明确专家构成,专家权利、诚信管理等规则。

3.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成果交流和教育培训工作

围绕自然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内容,围绕提升地质灾害防治五个能力建设,围绕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交流推进会,举行新装备、新标准、新成果展示活动。

结合行业发展态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邀请相关知名专家,组织开展3期学术交流、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做好资质申报咨询引导,完善系统中会员单位资质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技术推广、协会会刊和重点专题等网络板块推广宣传作用,继续开展赠送会刊、赠送当年发布标准规范、为每个会员单位免费培训1人次的“三个一”服务活动。

4.构建行业信息中心、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要以行业管理信息平台和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中心,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紧紧围绕基本信息、行业运行指标体系和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建设共享共用的大数据中心,实现业务协调,最终目标为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提供业务支撑,为行业协会发布行业形势分析报告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建立会员单位“黑名红单”制度,打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探索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灾应急响应等行业动态跟踪、信息收集分析、综合研究与集成统计等,为会员单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提供信息支撑。

5、扎实做好科学技术奖的准备工作

认真学习科技部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制度、自然资源部科技奖励制度和其他社会团体科学奖励办法的基础上,按照更名后的职能进一步修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行业科学技术奖实施办法。秘书处要主动对接科技部主管部门,掌握科技部关于科技奖改革动向,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报备批复实施。

6、推进领军会员企业建设,组建创新联合体

按照“发挥优势,抱团取暖、互补短板”的思路,引导会员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集成、各类工程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等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助理实现科学院所、高校、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创新联合体,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7、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切实做好精准化服务

上半年,对秘书处部门设置以及职能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7个部门调整为5个部门,将会员管理部更名为会员服务部,新成立党群工作部、网络信息中心。按照高标准、精细化、精准化,要求各部门做到坚持问题导向,选准突破方向,务实高效推进工作,确保履行职责精准到位,助推服务精准见效。

各位代表,我们这次会议除通过协会更名、章程修改、理事构成等事项外,将举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相关院士、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邀请黄河流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业务研讨和技术交流,希望大家利用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共同提高。

同志们,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各项责任,细化工作部署,不断提升为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有效化解重大地质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证书查询 |留言板|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2层 电话:010-62119819

京ICP备1205217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900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